(1月13日,湖南省財政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。)
  紅網長沙1月14日訊(記者 王宏婷 通訊員 羅雲峰 尹志偉)2013年,湖南省公共財政收入、地方財政收入實現雙突破,分別邁上3000億元、2000億元新臺階。今天,湖南省財政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,會議總結了2013年全省財政工作,謀划了全省財稅體制改革思路,部署了今年財政工作。
  2013年,湖南省全省公共財政收入達到3307.29億元,比上年增加369.34億元,增長12.57%,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023.61億元,比上年增加241.45億元,增長13.55%。全省公共財政支出4635.5億元,比上年增加516.5億元,增長12.54%,各項支出保障有力。
  湖南省財政廳廳長鄭建新介紹,除全省公共財政收入和地方財力分別邁上新臺階外,2013年湖南財政工作還在服務發展、改善民生、財政改革、財政管理、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績。特別是一些事關民生福祉和財政改革發展的工作亮點紛呈,如,取消和免徵55項行政事業性收費,共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約7.8億元。在10個縣市啟動實施特色縣域經濟強縣工程,重點扶持縣域特色產業。投入節能環保資金約69億元,重點支持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等。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運行補助和條件改善計劃,完善省屬高校經常性財政撥款辦法。新農合、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補助提高到280元,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補助提高到30元,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年均補助標準提高到5000元。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增加150元,保持“九連調”。城鄉低保月人均補差分別增加21元和16元,農村五保戶集中、分散供養年補助分別增加865元和396元。落實各項種糧補貼政策,加強高標準農田、小型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。預算公開範圍擴大到46家省直部門,重大民生專項資金公開範圍擴大到97項,14個市州本級和31個縣市區啟動預算公開工作。省直部門“三公”經費實現零增長。
  會上,鄭建新特別指出,十八屆三中全會《決定》將財政定位為“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”,並強調“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、維護市場統一、促進社會公平、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”,這要求全省各級財政部門要準確把握全會對財稅工作的全新定位,深刻領會中央對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,科學謀劃湖南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。
  會議明確湖南省財稅體制改革的基本目標為:力爭到2020年構建四項更加科學的財稅體制機制。一是著眼於穩定、協調和可持續,建立健全更加科學的財政收入與經濟增長互動機制。二是著眼於完整、高效和透明,建立健全更加科學的預算管理機制。三是著眼於人本、績效和可統籌,建立健全更加科學的財政支出分配機制。四是著眼於規範、均等和可調控,建立健全更加科學的省以下財政體制。主要任務:一是調整財政支持經濟發展的思路。二是優化財政保障民生的制度。三是改進預算管理機制。四是改革支出分配機制。五是推進財政資金管理規範化和制度化。六是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。
  明年湖南財政主要是做好六個方面工作:一是堅持穩中求進,著力推進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。激發市場主體活力,調整優化需求結構,推動產業結構調整。二是堅持統籌兼顧,著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。支持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,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,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,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。三是堅持以人為本,著力推進民生財政建設。改進民生保障方式,充實民生保障內容,提高民生保障標準。四是堅持改革創新,著力完善財政體制機制。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,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,支持相關領域改革。五是堅持科學規範,著力提升財政管理水平。夯實財政管理基礎,加快構建“六位一體”的財政運行管理新機制,推進政府購買服務,積極防控政府債務風險,抓好厲行節約源頭控制。六是堅持素質提升,著力增強幹部隊伍的執行力和戰鬥力。   (原標題:湖南去年公共財政收入3307億 明年深化改革規範管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bdzlljfleh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